【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原文及翻译】一、
“遗民泪尽胡尘里”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百姓受苦的深切同情与悲愤。诗句中的“遗民”指的是北宋灭亡后仍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中原百姓,“泪尽”表现了他们长期忍受屈辱、痛苦至极的状态,“胡尘”则象征着北方异族的侵略和战乱。
本文将提供该诗句的原文、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情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 翻译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中原百姓的眼泪早已流干,他们在胡人的尘土中痛苦挣扎。 |
每于寒食哭乡关 | 每到寒食节时,他们都会为故乡哭泣。 |
犹恐春来梦不还 | 还怕春天到来时,连梦都无法回到故土。 |
> 注:以上内容摘自陆游《示儿》全诗:
> 《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诗句解析
“遗民泪尽胡尘里”是整首诗中最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句子之一。它描绘了在异族统治下,中原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园,更失去了自由与尊严。眼泪早已流干,说明他们的痛苦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麻木。
“胡尘”一词,既指北方战乱带来的尘土,也象征着外族的侵略与压迫,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体现了诗人对异族统治的不满与批判。
四、结语
“遗民泪尽胡尘里”不仅是对历史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呼唤。陆游以沉痛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与希望。这一句诗至今仍能引起人们对历史与家国情怀的深思。
如需进一步了解陆游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