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重种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樊重种树》是一篇简短而富有哲理的文言文,出自《后汉书·樊宏传》,讲述了樊重通过种树积累财富、教育子孙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重视农业、注重长远发展的思想。
一、原文
> 樊重字君云,南阳人也。世善农稼,好货殖。少时尝与人共作,其人欲取利,重不与。乃曰:“吾不以利为事。”其后家富,遂起大舍,筑园圃,种果木,积粟帛,畜鸡豚。其子樊宏,亦有父风。后为大司农,卒,谥曰“宣”。
二、翻译
樊重,字君云,是南阳人。世代擅长耕种和经营产业。小时候曾与别人一起劳动,那个人想谋取私利,樊重不同意。他说:“我不把利益当作事情。”后来家里富裕了,于是建造了大宅院,修建了果园,种植果树,积蓄粮食布匹,饲养鸡猪。他的儿子樊宏,也有父亲的作风。后来担任大司农,去世后被追封为“宣”侯。
三、注释
文言词 | 译文 | 注释 |
樊重 | 人名 | 东汉时期的农商人物 |
字君云 | 名字 | 古人有名有字 |
南阳 | 地名 | 今河南南阳一带 |
世善农稼 | 世代擅长农耕 | “世”指世代,“善”意为擅长,“农稼”指农事 |
好货殖 | 喜欢经商 | “货殖”指商业活动 |
少时 | 年轻时 | 表示时间 |
尝与人共作 | 曾经与别人一起干活 | “尝”表示曾经 |
其人欲取利 | 那个人想要谋取利益 | “欲”意为想要 |
重不与 | 樊重不同意 | “与”意为答应或参与 |
吾不以利为事 | 我不把利益当作事情 | 表达其淡泊名利的态度 |
其后家富 | 后来家里富裕 | 表示结果 |
遂起大舍 | 于是建造大宅院 | “遂”表示于是 |
筑园圃 | 修建果园 | “园圃”指种植植物的地方 |
种果木 | 种植果树 | 表明其重视经济作物 |
积粟帛 | 积蓄粮食和布匹 | “积”意为积累 |
畜鸡豚 | 养鸡养猪 | 表现家庭养殖业 |
其子樊宏 | 他的儿子樊宏 | 引出下文 |
亦有父风 | 也有父亲的风格 | 表示继承父业 |
后为大司农 | 后来担任大司农 | 官职名称 |
卒 | 死亡 | 古代常用词 |
谥曰“宣” | 被追封为“宣”侯 | “谥”是古代对死者的尊称 |
四、总结
《樊重种树》虽然文字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展现了樊重作为一位农商人物的智慧与远见,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业和商业并重的价值观。文中通过樊重的言行,强调了勤奋、节俭、专注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也以身作则,影响了自己的儿子樊宏,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这篇文章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长期积累与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学习樊重的思维方式,打好基础,稳中求进。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后汉书·樊宏传》 |
作者 | 不详(据《后汉书》) |
主题 | 农业发展、家族传承、人生智慧 |
核心思想 | 勤奋、节俭、长远规划、注重积累 |
人物 | 樊重、樊宏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寓意深远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注重基础建设与长期发展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思想内涵或与其他古文对比,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