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月明人尽望下句是什么】“静夜月明人尽望”是一句古诗中的名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句诗描绘了在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人们都仰望天空的情景。接下来我们来总结这句诗的下一句,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诗句原文及出处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静夜月明人尽望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王建 |
二、完整诗句与解析
原诗如下:
> 庭前柏树子,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静夜月明人尽望”并非出自李白的《静夜思》,而是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句子。原诗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因此,“静夜月明人尽望”的下一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诗句解析
- 静夜月明人尽望:在安静的夜晚,月亮明亮,人们都抬头望着它。
- 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这深秋的思念会落在谁的家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总结表格
问题 | 答案 |
“静夜月明人尽望”的下一句是什么?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出处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作者 | 王建 |
诗句含义 | 描写中秋之夜,人们望月怀远,表达思乡之情 |
是否出自《静夜思》 | 否,该句出自王建的诗,非李白所作 |
五、小结
“静夜月明人尽望”虽常被误认为出自《静夜思》,但实际上来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其下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古人对月怀远的细腻情感。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诗时更准确地把握其意境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