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抖擞精神历史典故

2025-09-15 04:26:04

问题描述:

抖擞精神历史典故,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4:26:04

抖擞精神历史典故】“抖擞精神”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疲惫或低落时重新振作、恢复精力的状态。这个词语虽然现代使用频繁,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典故来源。

一、成语释义

抖擞精神:意为整理衣襟、振奋精神,比喻人从低谷中重新振作起来,恢复斗志与活力。

二、历史典故溯源

“抖擞”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原指整理衣裳、整顿仪容,后来引申为调整状态、提振精神。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中,“抖擞精神”常用于表达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或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以下是一些与“抖擞精神”相关的经典历史典故:

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 与“抖擞精神”的关系
诸葛亮《出师表》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北伐前写给刘禅的奏章,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虽未直接使用“抖擞精神”,但其坚定意志与不屈精神体现了“抖擞”的精神内核。
苏轼《定风波》 《东坡乐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从容不迫,展现豁达心境。 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抖擞精神”的态度。
岳飞《满江红》 《宋史·岳飞传》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以豪情壮志激励将士。 岳飞虽未用“抖擞”,但其忠勇精神正是“抖擞精神”的体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集》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隐田园,重拾本真。 表现出一种从尘世中“抖擞”出来的精神解脱。

三、现代意义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抖擞精神”已成为人们面对压力、挑战时常用的一种积极心态。无论是职场、学习还是生活,当一个人感到疲惫时,通过调整心态、激发动力,重新找回目标和方向,就是“抖擞精神”的现实体现。

四、总结

“抖擞精神”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它源自古代文人的坚韧品格和豁达情怀,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今天人们面对困难时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抖擞精神”都提醒我们:即使身处低谷,也要保持希望与勇气,不断前行。

概念 内容
成语含义 整理衣襟、振奋精神,比喻重新振作
历史出处 《三国志》《东坡乐府》等
文化内涵 坚韧、乐观、不屈的精神品质
现代意义 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应对态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运用,可继续深入分析相关作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