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三过其门而不入

2025-09-20 06:55:22

问题描述:

三过其门而不入,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6:55:22

三过其门而不入】“三过其门而不入”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主人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治水工程的重视。以下是对这一成语的总结与相关背景信息的整理。

一、成语概述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含义:指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都没有进去,表现出他一心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引申义:形容人为了工作或责任,不顾个人利益,全心投入。

二、历史背景

项目 内容
人物 大禹(夏朝开国君主)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
背景 黄河流域洪水频发,民不聊生
主要事迹 采用“疏导”方式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
典故来源 《孟子·滕文公上》

三、成语寓意与现实意义

方面 内容
品德象征 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社会价值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强调责任意识
现代应用 用于赞扬那些为国家、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时间的人
教育意义 鼓励人们在工作中要有毅力和担当

四、相关典故与延伸阅读

典故名称 出处 简要内容
大禹治水 《尚书·禹贡》 大禹以疏导方式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
禹娶涂山 《史记·夏本纪》 大禹婚后不久即离家治水,夫妻聚少离多
三过其门 《孟子·滕文公上》 大禹三次经过家门,未入内一次

五、总结

“三过其门而不入”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不计得失。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背景、含义及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