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

2025-09-21 21:56:08

问题描述: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21:56:08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比肩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地位、能力相当,彼此并列,不相上下。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一、

“比肩而立”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主要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平等关系或事物之间的对等状态。虽然没有确切的单一出处,但其语义和用法在《史记》《汉书》等历史典籍中已有体现。现代汉语中,“比肩而立”多用于形容竞争者、合作伙伴或并列存在的事物。

该成语强调的是“并列、同等”的概念,常用于描写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等关系。在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均有使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比肩而立
含义 形容两人或事物地位、能力相当,彼此并列,不相上下。
出处 无明确单一出处,常见于古代文献及历史典籍中,如《史记》《汉书》等。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写人物之间的平等关系、竞争关系或事物之间的对等状态。
用法 常作谓语或定语,如“两人比肩而立,不分高下。”
近义词 并驾齐驱、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反义词 高下立判、望尘莫及、遥不可及

三、补充说明

尽管“比肩而立”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其含义与“比肩”一词密切相关。“比肩”原意是“肩膀相靠”,引申为“并列、并肩”。因此,“比肩而立”可以理解为“并肩站立”,象征着平等、对等。

在古代文言文中,“比肩而立”也常被用来形容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强调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比肩而立”虽无固定出处,但在历史文献中早有应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