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东流至此回出处及原文内容翻译】一、
“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这句诗描绘了长江水势浩荡,奔流至天门山时因地形变化而形成回旋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灵动。
本篇文章将介绍该诗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原文内容以及其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便于快速查阅与记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出处 | 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
作者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原文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翻译 | 天门山被楚江从中劈开,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 两岸的青山相对而出,一只孤帆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来。 |
意境 | 描绘了长江在天门山处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诗人的豪迈情怀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
三、延伸说明
“碧水东流至此回”虽仅四字,却生动地表现了江水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回旋之势,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结合全诗来看,李白通过对天门山与长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开阔、宏伟的视觉效果,体现出他“诗仙”的艺术风格。
此诗虽短,但语言凝练,画面感强,是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对于学习古诗、了解唐诗文化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