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故事来源是什么】“难兄难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处境相似、同样困难的人。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其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一、
“难兄难弟”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讲述了东汉时期两位兄弟——陈寔(shí)和陈纪(字元方)的故事。两人皆以品德高尚、才华出众著称,但命运多舛,生活困苦。由于他们同为兄弟,且都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后人便用“难兄难弟”来形容彼此处境相似、同病相怜的人。
在现代,“难兄难弟”也常被用于调侃或戏谑,表示两个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经历相似、关系密切,甚至有些“同归于尽”的意味。
二、表格展示“难兄难弟”故事来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难兄难弟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陈寔与他的儿子陈纪(字元方) |
人物关系 | 兄弟关系,均为名士 |
故事内容 | 陈寔与陈纪虽才德兼备,但一生坎坷,生活困苦,二人境遇相似 |
成语含义 | 形容处境相同、互相扶持的兄弟或朋友;也可用于调侃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非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带有幽默或无奈色彩 |
三、结语
“难兄难弟”这一成语不仅承载了古代文人的道德理想,也在现代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无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还是如今的日常使用,它都体现了人们对命运、友情与共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