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故意多收费反向抹零违法吗】在日常就医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遇到“反向抹零”的现象,即医院在结算时将本应收取的金额进行人为减少,但并未如实记录或说明,导致患者实际支付金额低于应付款项。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法律风险?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什么是“反向抹零”?
“反向抹零”是指医疗机构在为患者结算费用时,对原本应收取的金额进行人为调整,使最终支付金额低于实际应付金额。例如,患者应支付128元,医院却只收了120元,而未在账单中明确说明原因或记录调整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反向抹零”与“正向抹零”(即少收几元)不同,前者可能涉及财务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
二、医院是否有权进行“反向抹零”?
根据我国《价格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收费票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医院不得擅自调整收费标准,所有收费项目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 收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任何费用调整都应有合理依据并如实记录。
- 反向抹零若没有合理解释或未在账单中体现,可能构成财务违规,甚至涉嫌偷税漏税或诈骗。
因此,医院不能随意进行“反向抹零”,否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
三、反向抹零是否违法?
项目 | 内容 |
是否违法 | 可能违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
法律依据 | 《价格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收费票据管理办法》等 |
合法情形 | 若有正当理由(如医保报销差额、系统误差等),并如实记录 |
非法情形 | 擅自调整、未记录、隐瞒收入、逃避税收等 |
法律后果 | 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业资格、刑事追责等 |
四、如何应对“反向抹零”?
1. 保留票据和结算单据:每次就医后应保留完整的收费凭证。
2. 核对账单仔细查看账单明细,确认是否有多余或缺失的费用。
3. 咨询医院财务部门:如有疑问,可向医院财务或医保办了解情况。
4. 投诉举报:若发现医院存在违规行为,可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局或医保局投诉。
五、总结
“医院多故意多收费反向抹零”并非合法行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医院可能因系统错误或其他原因出现小额调整,但未经说明、未记录的反向抹零可能涉嫌违规甚至违法。患者应提高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温馨提示:就医时请务必保留好所有相关票据,并关注收费明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