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药物在体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衡量指标,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后能够被机体有效利用的比例。生物利用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生物利用度的定义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口服或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后,其活性成分被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相对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数值越高,说明药物吸收越充分。
二、生物利用度的分类
类型 | 定义 | 说明 |
绝对生物利用度 | 药物通过非静脉途径给药后的吸收程度与静脉给药的比较 | 用于评估不同给药方式的吸收情况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同一药物不同制剂之间的吸收程度比较 | 用于评价不同剂型或品牌之间的等效性 |
三、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因素 | 说明 |
药物性质 | 溶解度、脂溶性、分子大小等影响吸收 |
给药途径 | 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 |
首过效应 | 肝脏代谢导致部分药物在进入全身循环前被分解 |
食物影响 | 食物可能延缓或促进药物吸收 |
个体差异 | 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影响药物代谢 |
四、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
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法:通过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作为生物利用度的指标。
2. 尿药排泄法:通过测定药物在尿液中的排泄量来估算吸收程度。
3. 药效学法:根据药物产生的药效反应来间接评估生物利用度。
五、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 指导临床用药: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
- 评价药品质量:确保不同批次或不同厂家的药品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
- 保证治疗效果: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避免无效或毒性反应。
六、总结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并发挥作用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生物利用度有助于科学用药、合理选药,并为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药物特性、给药方式及个体差异综合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