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之敌的意思是什么】“万人之敌”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避祸,忠臣不避死,义士不避利。故曰:‘万人之敌,一夫之勇。’”后人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能够抵挡成千上万的敌人,是战场上的英雄人物。
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将领或勇士的胆识和能力,强调其在战斗中的威慑力和战斗力。它不仅表示个人的勇敢,也象征着一种无畏的精神和强大的实力。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万人之敌 |
| 拼音 | wàn rén zhī dí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
| 释义 | 形容一个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能抵挡成千上万的敌人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将领或勇士的英勇与实力 |
| 近义词 | 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一夫当关 |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不堪一击、弱不禁风 |
二、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军事场合
- 张辽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被赞为“万人之敌”,说明他在战场上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2. 文学作品中
- 在小说或历史演义中,常用来描写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张飞等人的描写。
3. 日常生活中
- 有时也可用来比喻某人在某个领域非常厉害,比如“他是个商业界的万人之敌”。
三、延伸理解
“万人之敌”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力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大。它体现了一种面对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的勇气。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战争不再频繁,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学习和传承。
四、结语
“万人之敌”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敬意的成语,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勇者精神的赞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代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和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