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志下一句是什么】“小人得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的人在某种情况下获得了权力或地位,从而得意忘形。那么,“小人得志”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这句成语的完整说法是:“小人得志,君子受困。”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与批判。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延伸意义,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总结和表格展示:
一、
“小人得志”出自古代典籍,常用来描述那些没有德行却因机缘巧合而获得权力或成功的人。其下一句“君子受困”则强调了这种现象对正直之人的负面影响。这种对比反映了传统价值观中对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有时,有能力但缺乏品德的人更容易得到提拔或认可,而真正有才德之人反而被忽视或排挤。因此,“小人得志,君子受困”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带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此外,这一说法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评论以及民间谚语中,成为人们讨论社会公平与道德选择时的重要参考。
二、相关成语及出处对照表
成语 | 出处 | 含义说明 |
小人得志 | 《论语》 | 形容品行不端的人获得权力或成功 |
君子受困 | 无明确出处 | 表示正直之人因小人得势而遭遇困境 |
小人得志,君子受困 | 民间俗语 | 描述社会中道德与权力失衡的现象 |
小人得志,天理难容 | 民间谚语 | 强调小人得势违背道德与正义 |
君子固穷 | 《论语》 | 表示君子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守道义 |
三、结语
“小人得志”作为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不仅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社会运行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了解其下一句“君子受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思考。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努力做到“君子守节”,在面对不公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正直。